2021年網通大洗牌 5G廠商帶起新型態營運

作者: 吳心予
2020 年 12 月 24 日

5G成為2020年網通產業的熱門話題,但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及美國禁用華為的影響,雖對5G發展帶來衝擊,但可預期上述因素的影響力道會在2021年鈍化。資策會MIC產業顧問兼副主任林柏齊指出,2021年是網通產業秩序重整的一年。

資策會MIC產業顧問兼副主任林柏齊認為,疫情對網通產業的影響將在2021年鈍化,迎來產業重整的一年

目前全球共有52個國家、129家電信商的5G網路已開始營運。受到中國帶動,2020年年底第三季的5G全球用戶數量高於年中的預期,達到2.2億,其中中國用戶占1.8億。5G商轉加速,帶來四個在新產品與服務方面的突破、三個競合轉變與兩個新興營運模式。

首先,5G手機的發展顯而易見,MIC預估2021年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將成長10%,達13.6億台,其中5G手機為5.4億台,滲透率將近40%。5G手機的供應商須思考如何創造規格變化,如8K影音串流、雲端遊戲、大尺寸面板,例如部分廠商已採用折疊式螢幕。而5G低延遲將帶來更佳的使用體驗,加上疫情帶動遠距工作需求,令使用者亦期待使用速度更快的Wi-Fi,Wi-Fi 6因此加速發展。MIC從產業鏈的訪談調查中分析,預計2021年中,Wi-Fi 6晶片的出貨量可望超越Wi-Fi 5。

其次,物聯網若需要高頻寬且低延遲的網路環境,可以採用5G NR,低功耗裝置便採用NB-IoT。介於兩者之間的產品如AR眼鏡,則可以透過3GPP的NR-RedCap(NR-Lite)實現,同時滿足低延遲與低功耗的需求。林柏齊表示,預期NR-RedCap在2022年商用化,屆時電信商就能提供滿足低、中、高階物聯網需求的服務。另外,固定無線接入(FWA)也是5G的新服務,可以用在不適合布建光纖的農村、偏鄉等地區,在幅員廣大的美國市場飛快成長。

產業競合方面,第一是美國對華為收緊管制,原先中國手機品牌,包含小米、OPPO、vivo可望取代華為市場,然而華為分割旗下品牌榮耀,使得其他廠商不得不以低價策略競爭。晶片供應商高通(Qualcomm)及聯發科也因為此波趨勢,可能在2021年提出低價方案。第二是OTT業者Netflix、Disney+在美國的用戶數大幅成長,累積用戶達7300萬,直逼有線電視、網路服務及衛星服務的用戶數,衝擊傳統機上盒廠商。

第三是電信業者為了布建高頻寬、低延遲的網路,需要透過多接取邊緣運算(MEC)將運算資源集中、靠近用戶端,因此MEC市場在2021年可望達到280億美元。布建MEC的過程中,電信商需要尋找創新合作的夥伴,因而形成聯盟合作模式。電信商之間可能組成聯盟,如亞洲、跨洲等等的電信商共同發想MEC的部署方式;或者因MEC需要結合雲端應用,使電信業者與雲端大廠結盟,如AWS、Google等,互為客戶及夥伴。

新興營運方式的關注重點,則是Open RAN及5G SA專網。Open RAN解構軟硬體架構,帶來成本組合的可能性。這樣的形式仰賴電信商系統整合的能力,因此2020年以前,參與的主要是全球大型營運商或新型態業者。接下來在多個聯盟的發展下,Open RAN的生態系將更臻完善,吸引更多電信商投入。5G SA專網則提供高效能的網路,有機會應用在專網,為企業提供數位轉型。

標籤
相關文章

愛立信:2021年5G用戶突破5億 2026年挑戰35億

2021 年 07 月 19 日

AWS王定愷:雲端服務引領半導體/5G新機遇

2020 年 07 月 21 日

5G FWA成長迅猛恐侵蝕家用寬頻網路市場

2022 年 01 月 17 日

2021台灣通訊產值將達3.92兆元 本土疫情為前景蒙陰影

2021 年 05 月 24 日

AT&T攜手微軟開發5G邊緣運算方案

2022 年 03 月 02 日

5G FWA市場規模2030年將達3428.3億美元

2023 年 02 月 27 日
前一篇
Bosch感測器導入AI邊緣運算 彈性客製多種運動追蹤功能
下一篇
意法宣布2027年將實現碳中和